土地革命战争馆解说词
土地革命战争馆解说词
本馆是土地革命战争馆,主要反映1927年8月到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历史。为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我们把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作为本馆的序予以展示,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军事活动。
序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军事活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在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和组建新制度的军队、统一广东的战争和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掌握和影响了一部分武装力量,建立了部分工农武装,为后来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开展革命战争,准备了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革命的胜利,必须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单元说明)。
第一组 党成立初期对武装
斗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人(照片)。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即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把“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写进了党纲(文物),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是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和决议(文物)。在革命斗争中,党逐步开始了对军事问题的初步探索,并开始了早期的军事活动。这张图表反映了党早期建立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情况(图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同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是大会通过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文物)。这是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会上的发言(文物)。从而实现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国共合作形成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这是黄埔军校旧址(照片)。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办工作,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熊雄、萧楚女、聂荣臻等担任军校许多部门的负责工作(照片),并选送了大批党、团员到军校学习(照片)。这是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的开端。
1924年10月,在中共广东区委主持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在广州成立,其排以上军官都是共产党员。这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照片)。1925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部分共产党员为骨干,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照片),故有叶挺独立团之称。这是叶挺独立团旧址(照片)。这支武装在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平定地主武装叛乱和北伐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开展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在北方地区也积极开展了军事工作。图为1925年10月,李大钊介绍冯玉祥国民军的王正基等6人,赴苏联学习军事政治的信(照片)。1925年8月,国民革命军成立后,担任各军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的多为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周恩来手稿《国民革命军及军事政治工作》(照片)。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运动的基础上,注意把武装斗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建立了工农自卫武装(报照)。1922年1月,在香港海员罢工中诞生了第一支工人纠察队(照片)。1925年6月,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两千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到各海口驻防,严密封锁香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这是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的符号和参加罢工的凭证(文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还领导了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等地区的农民运动(照片),建立了部分农民自卫武装。图为1924年成立的广东花县农民自卫军(照片)。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举办了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先后任讲习所所长。这是农讲所的学员在进行军事训练(照片)。1927年3月,毛泽东等在武昌继续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注重对学员进行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民武装的教育,并进行军事训练,培养了大批农运干部,促进了各地农民自卫武装的发展(画照)。为了总结农民运动的经验,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考察了湖南农民运动。他在向党中央的报告中深刻阐明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正确主张,大大丰富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文照)。
第二组 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和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和声援下,1926年5月,国共两党共同进行了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战前,中国共产党为北伐做准备。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特别会议,这是会议通过的决议(文物)。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从各方面推动与准备广州政府的北伐(文物)。3月,毛泽东在国民党农民运动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关于大力开展农民运动,支持北伐战争的提案(文物)。根据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的精神,中共各级党组织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持和参加北伐战争。图为全国总工会发表的宣言(照片)。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和愿望。1926年5月,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向湖南挺进,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画照)。
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从战略策略上积极配合。在北伐军中担任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图为北伐军部分政工人员在南昌合影(照片)。1926年9月,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策应北伐。这是五原誓师后编印的《军事纪实》(文物)。12月初,为牵制敌人,配合北伐战争,共产党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四川领导了泸顺起义。图为刘伯承以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名义发布的布告(照片)。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战争,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浴血奋战,占领上海。这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使用的武器(文物)。
在北伐战争中,由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叶挺独立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屡建功勋,为该团所在的第四军获得“铁军”的称号,做出了主要贡献。这是叶挺独立团的团旗和叶挺使用过的指挥刀(文物)。在北伐战争中,许多共产党员英勇献身,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怀念。这是为纪念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阵亡烈士所立墓碑的拓片;这是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共产党员蒋先云(照片),他担任北伐军第11军第77团团长兼党代表,作战非常勇敢,在河南临颖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