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馆解说词
本馆是抗日战争馆,主要反映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辉煌历史。
本馆陈列分五个单元,下面介绍第一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奋起抗战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并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单元说明)。
第一组 全国抗战的开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蓄谋已久,1927年7月,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了“东方会议”,确定了侵略中国的“新大陆政策”,即“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是“东方会议”会场(照片)。日本按照侵略中国的既定方针步骤,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先后侵占了中国东北和华北大片领土。这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示意图(图)。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地区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中国军队进攻,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被轰炸的宛平城墙(照片)。
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将士,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热潮的影响与推动下,奋起抵抗(照片)。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斗中壮烈殉国(照片)。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上海事变。中国守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进行了淞沪抗战。
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的第2天,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抗击日军的侵略(文物)。7月13日,延安全市共产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举行紧急会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大会上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需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照片)。
第二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为了团结中华民族一切力量,共赴国难,实现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努力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派出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为代表,先后与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这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前往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后回到延安时的合影(照片)。
1937年7月15日,中共代表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国民党。经过谈判与斗争,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是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文物)。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民主派党也积极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到南京同国民党商讨抗战事宜(照片)。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时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第三组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主张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和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为了制定全面抗战路线,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照片)。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族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文物照)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纲领(文物照)。
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中央军委由毛泽东任主席(照片)朱德(照)、周恩来(照)任副主席,共11人组成(名单)。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