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4zea"><mark id="k4zea"></mark></button>

    <li id="k4zea"></li>

  1. <span id="k4zea"></span>
    <li id="k4zea"></li>
    <dd id="k4zea"></dd>

    解放战争馆解说词

    解放战争馆解说词

      本馆是全国解放战争馆,主要反映的是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历史。

      本馆陈列分五个单元,下面介绍第一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争取和平民主  准备应付内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的新国家(题词)。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在中国继续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这将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前途。美国政府为了控制中国,实现其争霸全球的目的 ,积极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照片)。这是美军侵占中国烟台海面后在崆洞岛留下的证据(文物)。

      在新旧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大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文照),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的主张。

      蒋介石为争取时间准备内战,在加紧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同时,又摆出一付“和谈”的姿态,企图诱使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为此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制止内战,并揭露蒋介石的“和谈”阴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陪同下乘专机抵达重庆(照片),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有力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的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图为蒋介石设宴招待毛泽东等(照片)。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定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文物),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毛泽东等到达重庆,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图为双十协定签定后,毛泽东返回延安前,在重庆九龙机场与各界人士合影(照片)。

      但是,国民党政府并无和谈诚意,还在谈判期间,就密令各战区大量印发“剿匪手册”(文物)。双十协定签定后,又向上党、邯郸等地大举进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各部队,站在自卫的立场上奋起抗击,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尤其是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3万余人,在山西长治地区实施上党战役,一举歼灭阎锡山所部3万余人。图为上党战役中八路军攻克屯留城关(照片)。八路军在上党战役中缴获的山炮(照片)。上党战役给国民党统治集团以很大震动,直接配合了谈判斗争。

      朱德总司令接见在邯郸以南的平汉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等(照片)。这是高树勋部发表的起义通电(文物)。晋冀鲁豫军区印发的上党战役、平汉战役的战役指示与总结(文物)。

      人民解放军忠实履行和谈协定,主动撤出八个解放区。图为东江纵队由广东撤抵烟台(照片)。新四军某部主动从江南解放区撤出时发布的告别民众书(文物)。解放军某部印制的“双十协定”签定后解放军从解放区退出情况统计表(文物)。

      要争取和平民主,制止和推延内战,不仅要依靠政治斗争,更要依靠军事斗争。为建立军事上的有利布局,根据中共“七大”提出的争取东北的任务和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况,1945年9月1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并发出致各中央局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文照)。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核心是控制东北。图为八路军、新四军由海路、陆路进军东北(照片)。与此同时,各解放区还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整编和扩大军队的指示(文物),划分了军区,整编和组建了野战军,从组织上保证了由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到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新的战略转变(图表)。

      1945年9月,国民党军以36个军73个师的兵力向华北各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调整战略部局、编组野战兵团的同时,组织各大军区、各野战军部队进行了保卫解放区的作战。1945年10月,晋察冀、晋绥军区部队为击破国民党军抢占张家口、控制平绥线的企图,联合发起绥远战役。图为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副政治委员罗瑞卿等在晋绥战役前线(照片)。这是贺龙在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手枪(文物)。

      1945年10月至次年1月,新四军主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一部在津浦路徐济段歼灭侵入解放区的国民党军5万余人。图为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与副军长兼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等在津浦战役前线(照片)。在津浦战役柏山战斗中,山东军区第8师某部班长陈金合用仅有的一颗手雷炸毁国民党军碉堡,自己壮烈牺牲。为纪念烈士,这挺从炸毁的碉堡中缴获的机枪被命名为“陈金合机枪”(文物)。1946年5月,国民党军第60军第184师师长潘朔端率部在辽宁海城起义。图为潘朔端部开赴解放区时受到丹东人民的欢迎(照片)。这是潘朔端部起义通电文稿(文物)。

      蒋介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遭到一连串失败后,被迫同意宣布停止内战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并分别下达了停战命令。图为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左为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右为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照片)。解放日报公布的停战令(文照)。为了监督停战令的执行,调处冲突,成立了由国民党、共产党、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会议和军事调处执行部。图为军事三人会议和军事调处执行部成员在张家口视察时合影(照片)。这是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与工作人员在一起(照片)。

      然而,国民党军公然违背停战协议,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图为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照片)。停战令公布后国民党军队调动对照表(文物)。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button id="k4zea"><mark id="k4zea"></mark></button>

      <li id="k4zea"></li>

    1. <span id="k4zea"></span>
      <li id="k4zea"></li>
      <dd id="k4ze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