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A1式37毫米战防炮(美国造)
94式37mm战防炮(日本造)
仿九四式75mm山炮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鲁南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整编26师和美机械化装备第一快速纵队时缴获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381米/秒,最大射程:8778米,高低射界:-9度至+49.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2.3度,射速:3-6发/分,战斗全重:1008千克。
一式47mm战防炮(日本造)
M3A1式37mm战防炮(美国造)
56式四联装14.5高射机枪
58式双联装14.5mm高射机枪
1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日本造)
12.7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美国造)
13.2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日本造)
此炮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射武器。它配有高射榴弹、杀伤爆破榴弹和曳光穿甲榴弹,利用雷达指挥仪和瞄准具诸元进行射击。它的特点是火力较强、威力较大、射程较远、瞄准方式较多、射击精度较高。主要用于歼灭高度在12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必要时,也可以地面或水上目标射击。口径100毫米,最大射程21000米,最大射高14400米,战斗射速15发/分。
此炮是一种大口径压制武器,其特点是:初速较大,射程较远,威力大。可对敌纵深目标进行射击和连续支援步兵,坦克战斗机;重较轻,机动性能好,操作方便,便于维护和保养。主要用于压制和歼灭敌炮兵、原子炮兵、远距离集结的敌坦克和有生力量;破坏敌永备土木质工事和其它坚固的野战工事及后方设施,击毁敌舰艇和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口径130毫米,最大射程27490米,射速8-10发/分。
加榴炮是介于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的一种火炮,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弹道特点、性能和构造,装药量多。用多量装药发射时,初速大,弹道低伸;用少量装药发射时,初速小,弹道弯曲,主要用于射击远距离目标和破坏坚固的工事等。口径152.4毫米,最大射程17200米,射速6-8发/分。
这门炮是中国太原兵工厂于公元1927年(民国十六年)仿瑞士苏罗通105毫米山炮制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5年上党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05毫米,初速:300米/秒,最大射程:5965米,高低射界:-15度至+40度,方向射界:7度,战斗全重:853.5千克。
该炮为1954年式122毫米榴弹炮的改进型,主要是对复进机、制退机、牵引杆、方向机、刹车装置等机构作了改进,使之更适于野战需要。1966年定型生产。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22毫米,初速:515米/秒,最大射程:11800米,最小射程:3400米,射速:5-6发/分,最低射界:-3度至+6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4.5度,战斗全重:2450千克。
这门炮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的。该炮于日本神武纪元2590年(公元1930年)制造,故称90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口径75毫米,初速680米/秒,最大射程15000米,高低射界为-8度至+43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25度,射速10-12发/分,战斗全重1600千克。
此炮能高射、平射两用。1938年八路军120师炮兵连曾装备此种火炮,是人民解放军缴获与使用较早的炮种之一。口径20.1毫米,最大射程(平射)6000米,最大射高3500米,射速125发/分。
此炮是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反击战中缴获的。口径114.3毫米,最大射程4800米,12秒钟完成一次齐射。
苏联造冰雹式火箭炮
此炮有12个定向管,可齐射12发火箭弹,最大射程为8000米,射速12发/10-20秒。
这门炮又称奥47百绿VV式步兵平射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47毫米,初速:630米/秒,最大射程:7000,高低射界:-12度至+60度,方向射界:60度,战斗全重:280千克。
麦德森式20毫米平射机关炮(丹麦造)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口径75毫米,最大射程6548米。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口径57毫米,最大射程3968米。
此炮是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型反坦克武器。口径82毫米,最大射程4470米,有效射程390米(破甲弹)。
此炮是线膛前装迫击炮。发射后,炮弹不是用尾翼定向,而是用炮弹的旋转定向。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
口径90.5毫米,全重114.5千克,最大射程3800米。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太行兵工厂在1946年设计制造的。
三三一式120毫米迫击炮
口径82毫米,最大射程3040米,最大射速25发/分。
越南造60mm迫击炮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制造的。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570米/秒,最大射程:8000米,高低射界:-11度至+18度,方向射界:12度,战斗全重:1190千克。
14式77毫米野炮(中国造)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人民解放军曾用它参加了天津、太原等战役。在攻克太原的作战中,炮兵某团5连用这门炮,以准确的火力摧毁国民党军设在双塔寺的指挥所,全连荣立大功,并获“太原建功”锦旗一面。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49.1毫米,初速:437米/秒,最大射程:9600米,射数:3-4发/分,高低射程:-5度至+6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战斗全重:2800千克。
1951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某部四连三班用这门炮参加了938.2高地的阻击战,以单炮支援步兵,用224发炮弹,击溃美军两个营以上兵力的三次集团冲锋,歼灭美军500余人,同时压制美军2个火力点,一个迫击炮群。为此,全班荣立一等功,并荣获“二级英雄炮愈战愈强”锦旗一面。
苏联造85mm加农炮
此炮是人民解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口径20毫米,最大射程4380米。
此炮原为国民党海军江防舰主炮。1949年为人民解放军缴获。
这门炮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的。是日本神武纪元2595年(公元1935年)制造的,故称95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522米/秒,最大射程:11600米,高低射界:-8度至+43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战斗全重:1120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该炮由英国维克斯兵工厂制造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15毫米,初速308米/秒,最大射程:6400米,高低射界:-5度至+45度,方向射界:6度。
克式75mm山炮(四川造)
这门炮是中国上海兵工厂仿德国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制造的。该炮自1905年(清光绪31年)开始试制,历经20余年,制成数量最多。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4300米,高低射界:-8度至+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度,战斗全重:386千克。
M3A式40mm战防炮(加拿大造)
中华民国三七式改造七五榴弹炮(加拿大造)
四五式240mm榴弹炮(日本造)
56年式75mm无后座力炮
53式82毫米迫击炮(中国造)
65式82mm无后座力炮(中国造)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40毫米,初速:875米/秒,最大射程:6858米,射速:120发/分,高低射界:-11度至+90度,方向射界:360度,战斗全重:2517千克。
此炮系法国于公元1834制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驻兵的权利。1904年法国侵略军将此炮设置在山海关南海地区兵营的门口,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之一。
此炮系英国铸造。公元1622年(明启二年)两广总督胡应台购自澳门,并解送至京,设置于北京城垣之上,为中国最早引入的西方火炮。原有十一门,经多次战争,现仅存二门,此为其一。
此炮于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制造,设置在金州镇城垣上。鸦片战争时期,我国人民曾用它抗击过英帝国主义侵略军队。
“缺嘴将军”原置于福建泉州东门城上。 明代倭寇屡扰泉州。据民间传说,一次倭寇将药过量致使炮口炸裂,裂片击中倭酋,其余倭寇吓得慌忙逃遁,泉州城遂转危为安。当地人民为了表示尊敬,故称此炮为“缺嘴将军”。
此炮于公元1814年(清道光21年)制造。原设于广东虎门威远炮台,曾抗击过英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林则徐在虎门一带防守时曾使用过这类火炮。
此炮于公元1882年(清光绪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原设于北塘蓟运河口义胜营(大沽口北)。北塘地势险要,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防,修建了炮台。 公元1900年(清光绪26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时,帝俄军队侵入北塘,企图将此炮掠走,因船小炮重失事,沉于海底。直到公元1958年才由北塘人民公社设法打捞出来。
此炮于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制造。清光绪年间曾设置于山东蓬莱县老北山上。在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初期,曾用此炮打击过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
公元1840年(清道光2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兵在秦皇岛至山海关一带防务时,在石河口等处设主炮营,并建有主炮台两座,辅炮台三座。 此炮为石河口炮台的遗物,炮身铸有“红衣将军”字样,故以为名。
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制造。在1842年6月鸦片战争吴淞保卫战中,清军江南提督陈化成于吴淞西炮台率兵英勇抗击入侵英军,曾用此炮重创敌舰。
仿法国士乃德。
士乃德1917式 155mm榴弹炮(法国造)
M1938式122mm榴弹炮(苏联造)
这种炮是日本1925年的产品,1932年被92式105毫米加农炮取代。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05毫米,初速:640米/秒,最大射程:13500米,高低射界:-5度至+43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5度,射速:6-8发/分,战斗全重:3115千克。
该炮是侵华日军大量装备使用的火炮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先后从日军和国民党军手中缴获大量这种火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05毫米,初速:765米/秒,最大射程:18100米,高低射界:-5度至-4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8度 射速:6-8发/分,战斗全重:3700千克。
C-60式57mm高射炮(苏联造)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381米/秒,最大射程:8778米,高低射界:-5度至+4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射速:3-6发/秒,战斗全重:607千克。
美国造105mm榴弹炮
38式150mm榴弹炮(日本造)
38式120mm榴弹炮(日本造)
这门炮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的。是日本神武纪元2595年(公元1935年)制造的,故称95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522米/秒,最大射程:11600米,高低射界:-8度至+43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战斗全重:1120千克。
56式160毫米迫击炮(中国造)
这门炮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军区华丰工厂工人盖亮设计,用火车上的踏板和圆轴为材料,克服重重困难,经多次试验,于1946年4月试制出第一门炮。为表彰设计者,故将该炮命名为“盖亮式”70毫米步兵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0毫米, 初速:197米/秒,最大射程:3500米,高低射界:-35度至+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5度,战斗全重:295千克。
炸药发射筒(聂佩彰等造,又称“飞雷筒”)
此炮系德国莱茵兵工厂于1918年制造。是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149.1毫米,初速:601米/秒,最大射程:15100米,高低射界:-1度至+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6度,射速:1发/分,战斗全重:6500千克。
20mm高射机关炮(加拿大造)
47mm舰炮(英国造)
25毫米高射炮(日本造)
八八式75mm高射炮(日本造)
40mm双联舰用高射炮(美国造)
克式75mm野炮(德国造)
三八式75mm野炮(日本造)
三十一年式75mm山炮(日本造)
105mm步兵炮(中国太原造)
一二式75mm步兵炮(中国太原造)
四一式75mm山炮(日本造)
这门炮是八路军某部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的。该炮于日本神武纪元2594年(公元1934年)制造,故称94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392米/秒,最大射程:8500米,高低射界:-10度至+4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0度,射速:10-12发/分,战斗全重:495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民国十年)仿造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制成的,故称10年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高低射界:-8度至+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战斗全重:610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该炮是法国士乃德兵工厂1923年制造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440米/秒,最大射程:9600米,高低射界:-10度至+40度,方向射界:10度,战斗全重:657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该炮是瑞典博福斯兵工厂于1930年制造,故称30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75毫米,初速:405米/秒,最大射程:9150米,高低射界:-10度至+50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战斗全重:800千克。
一八式75mm步兵炮(德国造)
九六式25mm双联高射机关炮(日本造)
九二式70mm步兵炮(日本造)
伯莱达式20mm高射机关炮(意大利造)
此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口径20毫米,最大射高3400米,射速300发/分。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该炮是日本神武纪元2598年(公元1938年)定型生产的,故称98式。该炮重量轻,可高射平射两用。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20毫米,初速: 95米/秒,有效射程:2500米,射速: 120发/分,方向射界:360度,高低时界:-10度至+180度,战斗全重:430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20毫米,初速:840米/秒,射数:300发/分,最大射程:4600米,最大射高:2100米,战斗全重:275千克。
九六式25mm平射机关炮(日本造)
这门炮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该炮是日本神武纪元2594年(公元1934年)制造的,故称94式。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37毫米,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5000米,高低射界:-10度至+25度,方向射界:60度,战斗全重:327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重庆兵工厂仿德国苏罗通式37毫米战防炮制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37毫米,初速:760米/秒,高低射界:-8度至+25度,方向射界:58度,战斗全重:440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37毫米,初速:760米/秒,高低射界:-8度至+25度,方向射界:58度,战斗全重:440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37毫米,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6850米,高低射界:-10度至+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0度,射速:15-20发/分,战斗全重:413千克。
这门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是美国1943年制造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57毫米,初速:899米/秒,最大射程:9930米,高低射界:-5度至+15度,方向射界:90度,战斗全重:1225千克。
240mm加农炮炮管(德国造)
克虏伯120mm要塞炮(德国造)